地理人,永远在路上
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/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2021-09-05 22:59:46来源: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评论:0点击:收藏本文
考察简介
行走东部季风区地理科学考察是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地质地貌学综合实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前往黄土高原、鄂尔多斯高原、萨拉乌苏河流域、贺兰山和秦岭,结合所学地质学、地貌学知识,考察上述区域的地质地貌等地理特征,并撰写实习考察报告。学生需要识别当地的地貌景观,分析有关地区的构造运动,使用罗盘测角度、定方向,辨认岩石矿物等,培养地理实践力。课程自2009年施行,十几年来,一届又一届的地科院学子远赴内蒙古,从南到北,见证了全然不同的风土人情,积累了宝贵的地理实践经验,践行了“步履丈量山河,山水间传承师道”的精神。
导师天团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带队老师
温小浩 鲍锟山 陈 虹
陈 敏 雷钦钧 刘小红
研究生
田梦园 严 颖 赵柯崴 邱明昆
一路相伴
保驾护航
Part 1 启 程
一张张火车票
一个个行李箱
一颗颗期待已久的心
一群群小伙伴
一段充满未知的考察之旅
就这么开始啦
小组合照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一路北上
我们怀揣着对知识的热爱
对祖国大美山河的赞叹
对诗与远方的向往
在旅途中谈论
红壤、露头、地堑、断裂山……
山高路远
不亦乐乎
沿途的交流与思考
Part2 考察过程
壶口瀑布
页岩和泥岩
黄河自上游奔腾而来,恰此河道狭窄,犹一壶口,使其收束,再往下游奔放,故此瀑布得以称“壶口”。
河流侵蚀作用指的是河流水流破坏地表并掀起地表物质的作用;按照侵蚀方向可分为两种:下切侵蚀、侧方侵蚀。
壶穴
下切侵蚀指的是水流垂直向下侵蚀,可加深河床或河沟;形成侵蚀谷坡以及侵蚀河床,发育壶穴、裂点等;
溯源侵蚀
侧方侵蚀:由于岩性差异化侵蚀使得河床多形成大大小小的凹槽。
“陕北的好江南”——南泥湾
我们唱起歌谣
回忆红色经典
进行了生动的党史学习
到处是庄稼
遍地是牛羊
今天的南泥湾
以革命先辈的精神为指引
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发展
已然成为“陕北的好江南”
看绿草沙黄,寻沙地奥秘
如果以千年的时间单位观察,毛乌素沙漠的变迁,折射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这里还是水草肥美的沃土。然而,由于不加节制的开垦,毛乌素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块小沙地,开始逐步侵蚀草原。到新中国成立初期,毛乌素已经发展成总面积4.22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,被人形容为:“山高尽秃头,滩地无树林。黄沙滚滚流,十耕九不收”。——(摘自《人民日报》2020年05月14日05版)
毛乌素沙地
毛乌素沙地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的边缘,同时又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带、沙漠与黄土的交界带和农牧交错带,是生态敏感区域。
干草原介于草原和荒漠之间,植被主要有针茅草和芨芨草等草类;也可见稀疏分布的树,这代表其所处的位置水分条件较好。
沙丘景观
人类活动因素导致的沙漠化,沙丘成斑块状分布。沙丘按其形态可分为新月形沙丘、抛物线沙丘等。
新月形沙丘
沙丘按其流动程度可分为流动沙丘(植被覆盖约30%以下)、半固定(半流动)沙丘(约50%左右)和固定沙丘(约80%以上)。
鄂尔多斯高原多相间分布的墚地与洼地。墚地受侵蚀作用,同时还有风化和土壤化作用;洼地受堆积作用,可见湖相沉积。
地层露头可见斜层理和交错层理
在我国多年来的沙漠治理实践中,生物治沙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。蒿属、沙地柏、沙地锦鸡儿是三种常见的沙地治理植被。
毛乌素沙地柏自然保护区在毛乌素沙地发挥着显著的防风固沙、涵养水源、保持水土、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。
萨拉乌苏探秘,二十公里徒步
此次我们大部分路程是沿着萨拉乌苏河徒步,对该河流发育形成的一系列地貌有着重考察。
河谷中枯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。
河漫滩
萨拉乌苏河的河床为深切曲流,曲流发育成熟,部分弯曲河段裁弯取直,使得废弃河段形成典型的牛轭湖。
牛轭湖鱼塘
河流阶地
由于河流下蚀,过去不同时期的谷底便相对高出洪水期水面,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,称为阶地。
冻融褶皱
图中沉积有些微褶曲,可能是沉积完成之后,由冰期时冻土作用造成。
黄土
黄土地层按照时代可分为马兰黄土(晚更新世)、离石黄土(中更新世)、午城黄土(早更新世)。“黄土之父”刘东生院士,对我国黄土研究有着巨大的贡献。
窑洞
在这次徒步穿越中
我们跋山涉水
不仅学到了知识
还磨炼了意志
玩过最快的滑沙
吃到了最甜的瓜
走过了最长的路
见到了最美的风景
沿途精彩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观一线天景,品黄土高原峻秀
历经三天艰苦考察学习
我们见识了壶口瀑布
穿越萨拉乌苏
来到了黄土高原北部
考察丹霞地貌——品一线天!
爬上坡后,我们能观察到黄土沟谷间的地貌。有长条状的黄土墚,受到流水等侵蚀作用而形成。
有如小山包一般的黄土峁,顶部浑圆,坡面向四周倾斜,状如馒头。黄土沟谷地貌,分为细沟、纹沟、切沟、冲沟和坳沟。在我们经过的景观中,最明显的就是冲沟。
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
也称流水切割沟
一线天
丹霞地貌:红色的砂岩或砂砾岩在受到长期的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陡崖。岩石表面有许多的坑坑洼洼和小沟,是流水冲刷侵蚀形成的,陡壁主要是流水下切形成的。
贺兰山
地理人在贺兰山
观察构造地貌
进行岩石的辨认
了解植被垂直地带性
不同的节理发育等
收获颇丰
在登贺兰山之前,我们观察了贺兰山的部分物质,有一套物质是很明显的侵入岩层。
逆断层
远望贺兰山,可观察到背斜一翼,倾斜岩层
贺兰山构造地貌显著,存在大量背斜、向斜连在一起的情况。岩层产状发生变化,可能有断裂。
板岩
石灰岩可以看表面有因溶蚀作用产生的蜂窝状的小孔洞。板岩与页岩的区别,板岩与层理呈水平方向裂开,页岩和泥岩呈与层理垂直方向裂开。
贺兰山的乔木植被多青海云杉。海拔1800m-1900m左右为荒漠草原景观。海拔2000m左右以上为森林带。植被的丰茂程度还会受到阴阳坡的影响。
岩石所经过的风化时间越长,它所形成的土壤中所含的疏松物质越厚,土壤所形成的剖面也就层次愈分明。一个发育良好的土壤剖面,都由若干性质不同的层次所组成。
广宗寺——藏传佛教圣地
贺兰山人文景观
贺兰山东麓有巨大的冲洪积扇,冲积扇缘有地下水出露。
远处的山麓剥蚀面
整体是一个大的背斜,有很多小的向斜
从贺兰山往北
高速公路与黄河一并北上
直到抵达狼山
黄河开始向东拐弯
图片
狼山的顶部凹凸不平,应该是物理风化的作用,该地岩石磨圆度高,说明曾经有河流流经于此。
甘德尔山
甘德尔因山势豌蜒起伏形似哈达而得名。长约23公里,海拔最高点1805.4米,南北走向。山中矿藏丰富。在老师的提示下,大家才看出这一令人震撼的巨大背斜。
人工蓄积黄河水而成的乌海湖
西当太白有鸟道
可以横绝峨眉巅
考察的最后一日
我们将登临太白山
神州南北界,华夏分水岭
太白山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,海拔3767.2米。秦岭山脉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天然屏障,也是长江、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。
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
太白山以其巨大的高山落差,在特有的气候环境下动植物带有明显的垂直分布。古诗云:朝辞盛夏酷暑天,夜宿严冬伴雪眠。春花秋叶铺满路,四时原在一瞬间。
深切的“V”字形河谷
继续向前走,可以看见石海,属于典型的冰缘地貌。
当我们上到3400米左右时观察到了高山草甸。这里水汽较多,位于800mm等降水量线附近,气候相对湿润。
至此,我们结束了
十天的考察之旅
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
回忆我们走过的路吧!
Part4 地理人有话说
杨冰:
地科人,永远在路上!跟随着小浩老师的脚步,我踏足黄土高原,行走荒漠草原,见识河流森林,登临高山沙漠,从黄土高原到壶口瀑布,从南泥湾到毛乌素沙地,从萨拉乌苏到银川平原,探阴山西端之狼山,登贺兰山之巅,览高原之异同,越秦岭望南北大地,足迹遍布半个华夏。
考察有时让我们很狼狈,过程中有辛酸,但更多的是收获知识的喜悦!无论是阶地、壶穴、黄土、向斜、丹霞、河漫滩、第四纪沉积物、还是河谷、岩石、露头、背斜,地嵌、断裂带……由小浩老师的生动形象的讲解,都深入浅出,浅显易懂。
祖国有多美,只有走过才知道!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等待着我们去探索,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等我们去开发!我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,地理专业更加能让我去用双脚丈量祖国母亲的每一寸土地。考察更加让我明白一个人能走的很快,但一群人才更走的更远!团结一心,互相帮助 才能披荆斩棘,共克难关。最后,感谢每一位老师,师兄师姐!是你们的帮助才保证了考察的圆满结束!
明年,再会~
古丽娜尔:
跟着小浩老师的脚步爬山涉水,开辟出了专属于地理人的道路,我们,将一直在路上。此次的考察,不仅仅学到了知识,更是感受到了坚持、迎难而上的魅力,我相信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一定不会缺席,一定会永生陪伴。
此次考察更是感受到了地理人各处走的必要性,一定需要自己亲身经历来构造出自己脑海里的地图。自己都没有亲身感受过,以后如何教授给自己的学生呢。此次出行学习也成为了今后督促我的力量之源,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的走!
曲金洋:
从壶口瀑布到萨拉乌苏,再到贺兰山,最后到秦岭。我踏过黄土、荒漠和草原,穿过森林,上过高山。眼前的黄土高原,大部分竟然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;手中的一块岩石,可能历经岩浆的侵入变质作用而具有定向排列的特征。还有河流阶地、河漫滩、次生黄土、第四纪沉积物、胶结物质、背斜、断裂带、石英长石黑云母、地堑等等,看似零碎的知识点都能在大自然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我第一次手脚并用爬山,灰头土脸。第一次看见地科人互帮互助,爬山时,你拉我一把,口渴饥饿时,你慷慨解囊。大家一起在山上呼喊,在草原上奔跑,这段回忆必定难忘且珍贵。听着小浩指着远处的地质地貌景观就能讲个十几分钟,心底佩服其学识渊博的同时也坚信,地理确确实实是一个需要双脚丈量大地,并去不断探索的学科。真期望自己以后也能带着学生,谈天论地,看最美的风景。最后,感谢小浩老师,鲍老师,陈虹老师,陈敏老师,小红老师,雷老师以及研究生师兄师姐们。
邓靖琳:
在乘坐观光车进入步行栈道的起点时,我们可以从窗外看到许多构造运动留下痕迹,甚至能看到一处地形倒置。在步行上山的时候,我们也能够直接观察到许多地形构造以及学会了如何辨别岩石。下午的时候,我们坐车到了狼山前面的一块坡地,从这里的砾石碎屑我们可以推断狼山上岩石性质,以及认识到了第三纪胶结的红土和第四纪的风化堆积物。虽然我们今天在车上度过的时间比较长,但是在小浩老师的带领之下,还是学习到了许多地质地貌的知识,通过对实地的观察,加深了我们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。
冼粤海:
作为一名地科人,野外考察能力是基本的素养要求。在这次考察中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,即使我熟悉课堂上讲的内容,到了野外时还是毫无头绪,缺乏对重要信息的观察能力、知识的调用能力等等;科学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,实践可以完善理论。野外考察经历就是促进我对课本知识的深入了解。比如我亲身经历了沙漠河谷徒步,亲眼察看了河流地貌的演变结果,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湖相沉积、沙漠、河漫滩、河流阶地、凹凸岸等等。那是我以后教书生涯中极其重要的教学资源,这种资源需要自己去探索、理解和记录储存等等。途中入眼的美景也惊艳我十几年来贫瘠无彩的人生。
莫海琪:
在这十天里,70+的范叔为我们劈山开路一直向前,小浩老师形象生动的比喻和不断引导的提问,带领我们探索地理的奥妙。老师们的用心良苦与同学们一路的坚毅和团结,我们将铭记于心,再次出发。前路还有比峭壁沙坡更难攀爬的高处,还有比漫漫沙漠更加迷茫的长路,还有比恐高更难克服的恐惧,最好的是还有你们。
标签: